新闻中心 /News
出道20年不温不火45岁看着像25如今再次搭档辛柏青终于火了
在娱乐圈的浮光掠影中,总有一些演员如深海珍珠,需经时光淬炼才绽放光芒。黄曼便是如此,从籍籍无名的舞蹈少女到观众口中的剧抛脸,她用 20 年光阴书写了一部非典型女演员的成长史。当 45 岁的她以冻龄颜值 + 炸裂演技再度搭档
2014 年的《跟我回家》里,黄曼饰演的刘惠是个充满争议的角色。这个一心想让丈夫门家祥(辛柏青饰)跳槽的妻子,用哭闹、撒娇甚至道德绑架等方式逼迫丈夫,被观众贴上作精标签。剧中一场她在办公室大闹的戏份,黄曼故意将头发抓乱,眼神里满是市井妇人的泼辣与焦虑,与辛柏青饰演的隐忍丈夫形成强烈反差。这场「女强男弱」的婚姻博弈,实则折射出中年夫妻的生存焦虑,而黄曼的表演虽略显夸张,却精准捕捉到角色想改变命运却用错方法的底层逻辑。
十一年后,当黄曼再次以辛柏青妻子的身份出现在《护宝寻踪》中,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角色体验。她饰演的树兰身患重病,丈夫穆见晖(辛柏青饰)为筹医药费走上盗墓之路。剧中最动人的一场戏,是树兰发现丈夫秘密后在巷口的崩溃:她紧紧攥着穆见晖的衣角,下唇咬出青白印子,眼泪大颗大颗往下掉却不敢哭出声,生怕惊动旁边的混混。黄曼用颤抖的指尖和克制的抽噎,将一个妻子的心疼、恐惧与隐忍层层递进地展现出来,这场无声哭戏成为全剧泪点高潮,不少观众留言:终于知道什么叫眼神都是戏。
从作精到救赎者,黄曼用十一年时间完成了从角色符号到人性解读者的蜕变。她与辛柏青的搭档,也从当年的矛盾制造机升级为命运共同体,这种跨越时空的演技对照,恰是演员生命力的最佳注脚。
黄曼的童年始终笼罩在别人家孩子的阴影里。哥哥天生丽质,被舞蹈老师一眼相中,而她却因单眼皮、婴儿肥被评价为不够亮眼。母亲带兄妹俩参加聚会,总有人开玩笑:哥哥这么好看,妹妹怎么像捡来的?这些无心之言如细针扎心,让她养成了低头走路、说话轻声的习惯。学舞蹈时,她总是躲在排练厅角落,即便动作标准,也不敢举手示范。
这份自卑延续到她考进北京电影学院后仍未消退。当同学们忙着跑剧组、参加面试时,她却在毕业后选择回老家开饭馆。我觉得自己不会来事,嘴又笨,肯定混不下去。她在访谈中坦言。然而命运的转折出现在饭馆倒闭后的那个深夜:她看着电视里演员的哭戏,突然意识到原来我也能做到。重返北京的她,像被点燃的火种,在《我的三个母亲》中饰演的养母张洁,用充满张力的表B体育平台 B体育网站演征服了导演 ,那场得知孩子身患绝症的戏,她从颤抖着撕诊断书,到抱着孩子痛哭却不敢出声,层次分明的表演让剧组工作人员至今记忆犹新。
母亲的离世,成为黄曼直面内心的契机。为完成母亲未竟的舞蹈梦,她登上《舞林大会》的舞台。在半决赛的《欲望都市》拉丁秀中,她身着红色流苏裙,手持高脚杯轻晃腰肢,眼神从最初的怯生生逐渐变得妖冶自信。这支仅用一天半学成的舞蹈,被评委评价为非职业舞者的天花板。当她在舞台上完成高难度托举动作时,镜头扫过观众席,不少人眼中泛起泪光,那个曾躲在哥哥身后的小女孩,终于在聚光灯下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。
在《护宝寻踪》中,黄曼饰演的树兰总是穿着朴素的粗布衫,面色蜡黄、眼神浑浊,与现实中皮肤紧致、体态轻盈的她判若两人。谈及保养秘诀,她笑称「瑜伽是我的冻龄魔法」。社交平台上,她常分享高难度瑜伽姿势:单腿站立平衡木上,身体向后弯曲成优美弧度,发丝间隐约可见的汗珠折射着阳光。这种从 25 岁坚持到 45 岁的习惯,不仅赋予她少女般的体态,更让她在片场能轻松完成各种动作戏,剧中一场攀爬古墓的戏份,她不用替身,三两下便跃上石墙,让年轻演员直呼黄曼姐是体能担当。
不同于娱乐圈的浮华,黄曼的私人生活充满烟火气。她沉迷于粘土手工,常花费数小时捏制微型人偶:《护宝寻踪》剧组杀青后,她送给辛柏青一个亲手捏的穆见晖,连角色腰间的玉佩细节都栩栩如生。在她看来,捏黏土与演戏同理:都是用双手塑造另一个灵魂,需要静下心来感受每个细节。这种慢节奏的创作,让她在浮躁的行业中保持着难得的清醒 , 当同龄演员在焦虑中年危机时,她却在工作室里哼着歌捏制陶土,嘴角挂着孩童般的专注笑意。
在流量至上的娱乐圈,黄曼堪称异类:没有团队炒作,拒绝捆绑 CP,甚至很少参加红毯活动。45 岁生日那天,她在微博晒出与家人的合照,配文:小时候总以为成功是站在聚光灯下,现在才明白,能在喜欢的角色里活成别人的光,已是最大的幸运。这种与世俗成功学和解的心态,让她的表演始终带着「去功利化」的真诚 ,无论是《温暖的味道》里的乡村教师,还是《我是刑警》中的警嫂,她都能抛开颜值包袱,全身心沉入角色肌理。
在《护宝寻踪》的弹幕里,高频出现的词汇从这不是刘惠吗变成树兰太让人心疼,这正是对剧抛脸演员的最高褒奖。黄曼用 20 年时间证明,真正的演员无需流量加持,只需用角色说话:在《勇者无敌》中,她是冷面女特工萧鱼,眼神如刀;在《乌云之上》中,她化身为市井泼妇王芳,叉腰骂街的戏份让观众想报警;而在《护宝寻踪》里,她又成了风中摇曳的树兰,连眼角的皱纹都写满故事。
这种千人千面的演技,源于她对生活的深度观察。为演好树兰,她特意去医院观察癌症患者的状态:他们不是每天哭哭啼啼,反而会用笑容安慰家人。于是剧中的树兰在得知病情时,第一反应是对着镜子练习微笑,用口红掩盖苍白的唇色 , 这个细节让角色超越了苦情戏的范畴,成为万千普通人的缩影。
当娱乐圈还在为一夜爆红欢呼时,黄曼早已在不温不火的常态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。她的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传奇色彩,却比任何剧本都更具生命力:一个曾被自卑困扰的女孩,用二十年光阴与自己和解,在角色中体验百态人生,在瑜伽垫上拉伸岁月长度,在黏土世界里构筑精神乌托邦。或许正如她在采访中所说:演员的花期从来不是年龄,而是你愿意为角色燃烧的热度。当流量的潮水退去,留在观众记忆里的,永远是那些用灵魂演绎的角色,和那份对表演纯粹的热爱。